English

《中国的吉普赛人:慈城堕民田野调查》写作札记

2006-12-07 17:07:00 来源:博览群书 王 静 我有话说

《中国的吉普赛人:慈城堕民田野调查》由宁波出版社出版面世后,收到一些读者、学者的交流电函,尤其是《文汇读书周报》刊发书讯后,在沪的慈城人、学者朋友有的表示祝贺并提供素材,有的询问我的创作缘起,有的赞之尽了一份时代的责任。这里将此书的采写初衷,调查发现和研究思考,做一交待,以就教于方家。

一、写作的初衷

自元明以来,江苏、浙江等地尤其是浙东的宁绍平原,生活着一群被称作堕民的特殊“贱民”。他们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饱受歧视和欺凌,其社会地位极其低下,处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外,不准读书考官,不许经商买卖,不许做工,不许种田,不准与平民婚配,甚至不许高声说话,街中走路。为了生存,他们从事的是抬轿、剃头、在红白喜事上服侍他人等职业。本来他们的来历因各种典籍记载不一而扑朔迷离,后由于他们因政治压迫、经济盘剥和社会歧视的三重欺凌而造成的内心自卑,以致六百年间,世俗观念将从事抬轿、剃头、在红白喜事上服侍他人等职业的人视为“堕民”。

数百年来,世俗偏见的摧残和内心自卑的煎熬使堕民成了一个神秘的人群。我体验到堕民的神秘还得追溯到童年时代。我五六岁时,随外婆去乡下喝喜酒。宴席上,新娘的身后跟着一个被称作送娘子的妇人,她是人们取笑的对象。送娘子一出现,男人们就很开心兴奋,几个胆大的男人拿起酒杯,吐着酒气,走近她,先劝酒,后灌酒。而灌酒也只是假动作,无非是趁酒杯靠近之机,用手背碰一下她的脸颊……霎时,满堂的狂笑,婆娘们也跟着开怀大笑。而送娘子不恼不怒,仍笑嘻嘻地替新娘张罗着……送娘子的形象、人们对她的取笑和戏弄都显得很蹊跷。我便问外婆:送娘子是什么人?外婆不但没回答我,还怪我人小闲话多(宁波方言,意为多嘴)。当时,我不知送娘子是堕民,只觉得奇怪与神秘,而且这奇怪与神秘像一颗种子埋进了我的心田。后来,我读到鲁迅有关堕民的文章,才知道送娘子是堕民,但那时并没有深入思考。1998年在采访慈城的碑坊文化时,我听说了阿嫂一词。慈城人称呼的“阿嫂”就是送娘子,也是鲁迅笔下的堕民。此刻童年的那颗神秘种子开始发芽,什么是堕民?我想了解。

我走进了江南第一古县城――慈城的天门下。天门下其实称东门村,但老慈城人却喜欢“天门下”这个叫法。天门下的外貌与其它乡村没什么两样,那儿的村民与其他地方的村民似乎也没什么两样,但一旦走进天门下,细细地观察,再与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交谈,我就发现村民不像其他的慈城人那样会夸耀他们的过去,他们的历史。一些老人有一种异样的眼光,善良、自卑、小心谨慎,有时甚至因无奈而显得凶狠,这是为什么?

慈城,有着七千年的文明史,二千五百年的建城史,二千二百年的建县史,一千二百年的县城史。慈城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悠悠数百年,素有“学风鼎盛、进士盈城”之称。我因做慈城传统文化研究结识了不少的慈城朋友,但当我采访堕民请他们当向导时,他们却不约而同借故推辞。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堕民集中分布在浙江的宁绍两府,故而浙东堕民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,清朝以来的许多地方文献和有关古籍都有提及,但他们的地位极其低下,历史文献的记载一是量少,二是轻疏,几乎都以轻蔑的文字来记述堕民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鲁迅先生与唐?先生就此作了专题评论。今天浙东的堕民早已消失,因为彻底取消了堕籍,也不存在四民与堕民或者堕民后裔间的歧视了。作为浙东堕民的一分子――慈城堕民,虽然仍聚居在天门下,但他们只有居民与农民两种身份。农民均已参加“农保”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;居民中生活困难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。这样的保障是一视同仁的。但不知为什么天门下的村民起初不愿接纳我,慈城朋友也不愿做向导……这些就是拙作《慈城堕民田野调查》的缘起。

堕民是个古老而陌生的课题。古老是因为时间跨度至少六百余年;陌生的原因至少有两个,其一是典籍记载极少,由于堕民地位低下,历史上对这一阶层从无系统的记载,更无研究,以至它的产生、沿革,堕民的组织体系、生活习俗都是历史之谜。其二是我初作田野调查时,因缺少向导指引,只好从随机的访问开始。调查没有设计固定对象和路线,碰上一个采访一个,不过采访对象倒不少,至少有百余人。当从无目的的访问结果中理出基本轮廓后,我回到案头,边整理笔记、边对照现存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排比,研究取舍,终于2003年秋天写成了“慈城堕民调查报告”。我又离开案头再回到田野,开始了有目的访问和专题性调查访问,访问对象有原来采访过的,也有新发现的。采访对象为两类,一为不同性别、不同职业、不同学历和不同出生年代的堕民和堕民后裔(前者从事过堕民的职业,后者是前者的子孙,没有从事过堕民的职业);二为了解堕民的人群。采访路线首先是东门村的堕民和堕民后裔;其次是慈城周边乡村;再扩大到宁波的乡村,最后是绍兴的三埭街。采访形式有个别访问、座谈会等。这样前后历时七年,足迹遍及宁波城北的百余个行政村和绍兴三埭街。

二、调查的发现

堕民主要分布于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地,其中浙东的宁绍平原、江苏的常熟、昭文二县最为集中。二十世纪的中国大地,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巨变。堕民居住地――堕民村几近消失,比如在绍兴,中国堕民集居人数最多的三埭街已改造成唐皇苑,而慈城却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一个“堕民村”,它是我作本田野调查的基础,即上面提到的天门下。天门下位于千年古城――慈城的边缘,生活在这里的堕民既受着小城特有的慈孝文化、科举文化、儒学文化的影响,又长期受着在这些文化熏陶下的四民(士、农、工、商)的压迫和歧视,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慈城堕民文化,因而我最初的打算是写一篇有关慈城堕民的调查报告。

随着调查的深入,我发现浙东堕民因乡风民俗的不同而各异,尤其是在职业行当、宗族形态等方面。经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周静书先生指导,我改变了原来的写作提纲,将慈城堕民置于浙东堕民的大背景下思考。我的视角因思路拓宽而发生了变化,这一变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。

发现祖堂(祠堂):堕民有家没有族,也就更说不上家族的宗法制度。他们形如同宗,却不同姓;有的同姓却不亲。也许正因如此,《绍兴市志》《绍兴鲁迅研究》《鄞县志》大量有关堕民研究资料记载,浙东堕民聚居地,或者说堕民村没有祠堂,也没有族规之类的宗族形态。而慈城堕民的生活形态虽也是以各自的家庭为单位,依靠一家一户的脚埭(意指“堕民”的活动范围)生存,但有的堕民家庭,为了祭祀祖宗,自创了祖堂。慈城堕民的祖堂虽然和居室没有两样,但说明堕民们渴望四民那样的宗族制度。民国年间,慈城出现了堕民祠堂,这是浙东堕民建造的第一座祠堂。是由慈城虹星村的郑姓堕民建于民国二十年初,他因开酿酒作坊赚钱致富,为聚居在一起的堕民做了这件好事。祠堂虽然比相邻四民的祠堂简易,低矮,但郑家子孙一直记着此事,众口相传。

堕民祠堂与四民的祠堂有两点不同:一是称谓不同,堕民一般不敢称其祠堂为祠堂,大多称为祖堂。二是女堕民可以自由进出自己的祠堂(或者祖堂)。而慈城的四民祠堂是绝对禁忌女性入祠的。

发现家谱:浙东堕民没有祠堂、没有家谱,一直是学术界的定论。而慈城天门下的堕民不但自设祖堂,而且还自编家谱。这是目前堕民文化田野调查中的重要发现。

发现的三本家谱是慈城顾姓堕民后裔提供的。其一是其提供者父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按原谱抄写的四本中的一本,现在这四本黄色封面的小家谱分存于四兄弟处。另两本,一本编于民国时期,另一本编纂年代不详。

这些家谱都比四民的家谱简单。它们没有序言,也没有名人专门撰写的修谱记。其中一本家谱题名为“顾性?姓?生日簿”。简单的五个字就出现了一个错别字,可见修谱人的文化程度不高。家谱没有封面,首页书有“顾紫恒”三个字,自称顾氏八代孙,那么就是提供家谱者的父亲。第二页记有立谱的时间为光绪廿四年吉月吉日吉时,同一页还题有“个个长生”四个字。后面便是谱记了。记录着顾家先祖的姓氏、生卒时间和墓址。

除了这本家谱外,顾姓堕民提供的另一本家谱为线装本,封皮质地为民国三年十一月的“柯城第”海报纸,但封面已撕去,仅装订处留有残页。从以民国戏文的海报作封面推测,这本家谱可能编于民国年间。在次页列出顾氏自宋汉(家谱中原文如此)至清朝取行的廿四代辈份排行。此谱由康字辈的七世孙所立。比较这两本家谱的内容,似乎后者更详尽些。比如:家谱的前半部,其祖先生卒年限自道光、咸丰、光绪至民国,排列井然有序,书写恭敬。三页之后,出现了一张空页,此页却书了“长命富贵”四个字。但之后的书写有些潦草,不像前面的毕恭毕敬了,延续年限至1964年。从中可看出是由两人编写,他们可能是父子。

这些家谱的编撰尽管简易,却是慈城堕民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。从顾氏家谱记载来看,与顾氏先祖联姻的家族是任姓、张姓、王姓和陈姓,这些姓氏与慈城堕民自述的天门下居民的姓氏一样。

发现堕民暗语:堕民不是少数民族,也不是汉族的某一宗族。他们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特殊阶层。这个阶层是否有自己的暗语呢?我一直想探究,每采访一位堕民或堕民后裔,我总要留下一些问题,请他们再想一想,关于暗语自然是重中之重的问题,但头几年的调查都没有结果。

2004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,我在采访一块匾额的故事时,一位五十几岁的堕民后裔悄悄告诉我,他的哥哥会说一种奇怪语言,我当即请他陪我去,但没碰到。翌日,我再去找他俩,记录简单的暗语,比如男人称雄佬,女人称私佬……顾师傅说:凡叫得出的东西,都有相应的暗语。只是好久不说了,想不起来。有些是忘了,有些根本没学会。我问还有谁会讲?他们告诉我上年纪的堕民或堕民后裔差不多都会讲。我就请顾师傅把他们叫来进行座谈,请他们自述,互相启发,一一采录下来。根据录音整理,堕民暗语十分形象,其意喻也十分贴近。以人体为例:头-顶宫、面孔-残盘、脚-踢土、眼睛-交子或月(穴)六头或角泥、耳朵-顺风、手-爬沙、嘴-樱桃、头发-草草、辫子-龙身……这些用方言读来可谓是栩栩如生。慈城堕民还介绍:这种暗语还在江苏、浙江(除温州外)、松江等地的剃头堕民之间通用。他们讲此暗语,无论走到哪里,若用暗语对话,对上号的,对方必定招待你,一宿两餐能白吃白住。

据慈城堕民自述:暗语是从父辈那儿学来的,它是怎样产生的,产生于什么年代?他们说不清。暗语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。当时,他们使用暗语主要是商量剃头价格,突然需要去大小便时打招呼和相互间调侃。

由此分析,堕民早就知道,当着顾客的面商定剃头的价格,容易被压价。于是暗暗商议,这是堕民的一种经营方式。其次用暗语代替屎尿之类的字眼,可见处于社会底层的堕民的文明意识。至于用暗语相互开玩笑,调侃他人,这种既开心自己,又不伤他人的娱乐,比直接取笑他人来得文雅,也不会引起多大矛盾。

堕民不识字,堕民的暗语是靠口口相传而延续下来的。有关堕民的史料记载几乎都没有提及堕民的特殊语言,这也使得此暗语濒临失传。堕民比较自卑,但是他们也有人的尊严,而恰恰是在他们说特殊暗语之时,他们才平视往日仰望的四民,他们才会显得不卑不亢。这或许是为什么堕民会使用暗语的原因。

三、研究的观点

堕民,以及诸如此类的“贱民”,是因封建制度歧视而产生的不公正的社会现象。纵观历史,在中国封建制度下,始终有贱民存在。如徽州府的伴 ,宁国府的世仆,苏州府的丐户,广东的蟹户,福建沿海的 民,钱塘江上的船民――“九姓渔民”,山西的乐户……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,世界各地也有贱民阶层,比如印度种族制度下的首陀罗,日本古代的部落民和西方的吉普赛人等。

“贱民”的产生有着共同的特点:形成于黑暗的封建时代,处于社会的底层,没有政治权利、社会资源,以操贱业为生,而且备受歧视与欺压。故而我有意将中国堕民研究置于世界贱民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,将堕民与吉普赛人进行浅显的对比,因为两者同是战争产物。将堕民喻为“中国的吉普赛人”,并非我的猎奇和杜撰,而是有所依据。吉普赛人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下等流浪者。堕民也是从事贱业,再比较吉普赛人迁徙流浪的生活。堕民首先是由北而南的迁徙,只是他们没有像吉普赛人那样浪迹天涯。而且堕民的职业行当大多要行走四方,虽说这仅仅是职业特性导致的流浪,但这也导致了堕民的流浪生活。

堕民不是少数民族,也不是汉族的某一宗族。他们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特殊阶层。数百年来,由于堕民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诸方面饱受歧视、欺凌,他们形成的时间,是怎么形成的,虽说难以定论,但根据对现存历史文献的梳理排比,研究取舍,可以确定堕民的来历有乐户被弃之说、权贵被贬之说、官兵被降之说三种。前二说不是缺少依据,就是因疑义而难成立。根据慈城堕民口传自己的来历,再分析堕民的分布范围和历史传承的可能性,官兵被降说有一定依据,《琴川三风十愆记》中的记载是重中之重,因为它反映的是全国各地普遍情况,故而我认为“元末驻守在宁波、绍兴的元军士卒被俘后贬为堕民,主要在这两府中之说较为合理。”

为了证明此说的合理性,我又找了九大理由加以说明。比如明代的《堕民猥编》记载:“明太祖定户籍,匾其门曰丐。”这是最早的记载,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堕民的贱民地位;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回忆录;清朝曾在雍正八年(1730年)、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和光绪三十年(1904年)明令削堕民籍,“应与平民同列”。这反映了作为满洲贵族对于同为异族(蒙元)却为丐户的堕民的特殊同情。因而才有这连续三次的削籍;有关堕民的词名在明以前史料中不曾出现,目前所能见到的堕民资料都是明中叶以后的史籍记载,这与堕民产生于明初的历史相符。

堕民的低下是社会地位的低下,因此堕民的解放表现为社会地位的获得。所以堕民解放也是本田野调查文本研究的重要一节。在以慈城堕民的口头记忆为基点,佐以史料,在记叙堕民虽与平民毗邻而居,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、生活形态的基础上,本田野调查还提出堕民有“削籍期、启蒙期、新生期和成长期”四个解放历程。

一、削籍期,即在清朝年间,有圣旨为其解放削籍。二、启蒙期,即民国时期,各族共和,乡绅办学让其读书受教育。三、新生期,即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上的翻身。四、成长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堕民们经济上的翻身,这才彻底改变了慈城堕民的命运。该期原拟命名为“复苏期”,编辑吴学军建议采用发展期。宁波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戴松岳先生建议用“回归期”,但这会产生歧义。第四期应是新生期的再发展,我们商讨许久最后才定为“成长期”。

从下决心做慈城堕民田野调查到书稿完成,历时七年。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堕民的著作,由于有关堕民的记载留存的资料罕见;又因本人才疏学浅,做如此的考证、专题研究似乎自不量力,所以我希望能借本书抛砖引玉,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堕民问题。

(《中国的吉普赛人:慈城堕民田野调查》,王静著,宁波出版社2006年8月版,28.0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